据麦姆斯咨询公司(Maims Consulting)报道,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所研究员黄晴研究组开发了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超灵敏生物传感器,可用于检测与癌症转移相关的程序性死亡配体(PD-L1)生物标志物。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期刊《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电子学:X》(生物传感器与生物电子学:X)。
PD-1,全称程序性死亡受体1,是人体内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PD-1受体在活化的T细胞表面表达。PD-1靶向免疫调节在抗肿瘤、抗感染、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存活中具有重要意义。PD-1与其配体PD-L1的相互作用可以确保免疫系统只在合适的时间被激活,从而将慢性自身免疫性炎症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但肿瘤细胞为了逃避免疫,会在细胞表面高度表达PD-L1,可以使肿瘤细胞逃避T细胞的作用,使肿瘤细胞继续存活。
为了检测PD-L1,研究人员首先制备了具有SERS活性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同时制备了SERS纳米标签。然后,研究人员用特定的适体修饰这些纳米颗粒,这些适体可以特异性地捕获循环的外来体PD-L1,并形成夹心SERS探针。通过分析拉曼报告信号,可以定量分析PD-L1生物标志物。该方法灵敏度高,可检测低至4.31微克/毫升的钯-L1。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小鼠模型中,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分析PD-L1在肿瘤中的表达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来分析小鼠肿瘤的发展。
目前,循环外来体PD-L1的检测仍缺乏公认的有效手段。该工作为PD-L1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超灵敏方法,对PD-L1生物标志物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和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可为接受PD-L1/PD-1免疫治疗的患者提供服务。
纸质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biosx.2022.100177
编辑:李倩
标签:PD-Lpd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