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母要做好引导耍小聪明的孩子】,怎样教育爱耍小聪明的孩子,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爱耍小聪明的孩子没出息?家长正确看待,才能引导成大智慧2、父母要做好引导耍小聪明的孩子1、爱耍小聪明的孩子没出息?家长正确看待,才能引导成大智慧
(本文约2153字,阅读全文约需3分钟)
爱耍小聪明的孩子没出息?家长正确看待,才能引导成大智慧
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家长都盼着自己的孩子可以聪明懂事学习好,考上名牌大学走向人生巅峰。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孩子的一些“小聪明”,比如为了不睡觉,就谎称想去卫生间;为了想吃零食,就骗爸爸说妈妈同意了…,有些家长认为这是喜欢说谎的表现,以后很难有出息。其实不然,只要正确看待,积极引导,孩子的小聪明就会变成大智慧。
爱耍小聪明的孩子,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的找出自以为合理的借口,来达到内心的真实目的。这恰恰说明了他们思维灵活、反应快速。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具备这种能力,那么家长究竟应该如何对待小聪明的孩子呢?
一、家长如何看待孩子的“小聪明”?
家长要理性看待孩子的小聪明,既不能因此认为孩子智商超群,也不能把“小聪明”等同于说谎骗人。
面对孩子的小聪明,如果家长赞同夸奖,孩子就会一犯再犯,如果家长拆穿训斥,又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孩子小聪明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的合理应对,积极引导孩子通过正确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二、孩子常耍的小聪明有几种类型?
1、钻空子型。由于家庭成员在教育问题上没有达到一致,孩子利用其中一方信息不对等的漏洞,通过“钻空子”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2、偷懒型。孩子不想完成家长安排的学习任务,或者是家务劳动,所以就偷偷地混水摸鱼,达到暂时的轻松。
3、满足需求型。孩子会把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没有得到的奖励,假装得到并且和父母夸耀,以此来满足他内心希望自己做到更好的心理需求。
4、逃避惩罚型。出于犯错后害怕家长惩罚的心理,孩子会耍一些小聪明来掩饰自己的错误,逃避惩罚。
三、小聪明成不了大智慧吗?
小聪明是孩子内心的一种折射,是孩子为了达到真实需求而快速做出的应对。虽然小聪明不能等同于智商高,但是也证明了孩子思维能力强,反应速度快。
若是家长能够正确的引导,教会孩子合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诉求,把聪明才智用对、用好,小聪明完全可以发展为大智慧。
四、如何引导孩子的“小聪明”?
孩子的内心敏感脆弱,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远远不如成年人。所以在幼儿教育上,家长的态度拿捏至关重要,不能一味地放纵,也不能太过严苛。
1、家庭成员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家里的大人要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保持态度一致,不要给孩子钻空子的空间。饮食、学习、作息,都要统一要求,在原则问题上,绝对不能一人严苛,另一人放纵。比如:妈妈不让吃薯条,爸爸却偷着带孩子去吃;父母让孩子自己吃饭,爷爷奶奶却喂给孩子吃。
2、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质。
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好的品德,家长可以通过动画片和绘本,形象地展示给孩子说谎的危害。从一个故事中引申出诚实和说谎两种方式所带来的结果,让孩子通过对比意识到哪一种是正确的行为。帮助孩子明辨是非,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做一个诚实的人。
3,让孩子承担耍小聪明的后果。
让孩子承担后果,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恰当,以后再想耍小聪明的时候,就会谨慎行事。比如:孩子通过耍小聪明吃了两个冰激凌,家长作为惩罚,可以暂停一个星期不再给他吃了。
4、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有些家长也许是出于某种教育目的,对孩子的愿望经常说“不”,导致孩子的内心需求越来越强烈。最后为了满足自己,就会用“小聪明”来达到目的。
所以当孩子提出合理要求的时候,如果家长认为可以满足,那么就不要拖延的尽快满足孩子。当孩子的内心富足充盈,他们就不会再耍小聪明了。
5、不要过于严苛的打骂孩子。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书中提到过:“当我们面对说谎的孩子时,一定要看看他背后有没有严厉的父母。若不是说真话会带来危险,孩子的说话没有任何意义。”
一些家长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态度严厉,甚至会打骂孩子,导致孩子不敢和家长坦诚自己的错误,只能靠“小聪明”来逃避。所以家长务必要注意教育尺度,暴力并不可取。
6、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当孩子通过耍小聪明的方式来达到目的时,他认为自己采取的是一个可行的、合理的最好安排。所以家长应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要在拆穿孩子的时候冷嘲热讽,把孩子的“小聪明”当成笑话。而是应该耐心地和孩子解释,帮助孩子意识到错误,鼓励孩子实话实说。
大部分情况下,孩子耍小聪明,只是在委婉地提出自己要求,他们可能是想多吃一块糖果,或者是多看一集动画片……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心智的逐渐发展,因而采取更复杂的方式来达到实现自我需求的目的。家长不用小题大做,因此就认为孩子是一个爱撒谎的人,而是应该及时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如果可以满足就顺水推舟的满足孩子,如果不能满足,就把不能的原因讲清楚道理。
但是如果孩子的小聪明是为了掩饰错误,家长就要重视起来,帮助孩子意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性,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努力改正。“小聪明”并不可怕,只要家长正确的对待,小聪明不但不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反而能变成“大智慧”,让孩子受用一生。
您的孩子在生活中有过耍小聪明的行为吗?您又是如何引导这种小聪明的呢?欢迎各位宝妈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
2、父母要做好引导耍小聪明的孩子
父母要做好引导耍小聪明的孩子
一、小聪明不是大智慧
知道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为自己的错误开脱,确实是聪明的表现。这样的孩子往往能在短时间内判断一件事情的后果,然后做出反常的应对措施,来减少对自己的不利。就像偷偷把自己弄坏的玩具藏起来,把自己不爱吃的东西倒掉,可不是一般的小孩子能立刻想到的。
但是小孩子的是非善恶观还没有形成,做事情也不能把握好程度,他们在耍小聪明的时候,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避免麻烦,并不会顾忌自己做的是否正确。如果父母不能及时引导,孩子就会养成错误的习惯,长大后很容易在这样的小聪明上栽跟头。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上都成就不了大智慧,注定碌碌无为。
二、耍小聪明会危害孩子一生,父母要做好引导
1、不要炫耀
生活中经常能听到有的妈妈在亲戚,朋友面前炫耀自己家孩子耍小聪明的行为:“你们都不知道,今天我家的小鬼、、、、、、”言语和动作间充满了宠溺和自豪,目的是想要别人知道自己家孩子有多聪明,多机灵。这其实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会助长孩子的不良风气,让孩子误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对的,是优秀的。
2、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
面对孩子的小聪明,妈妈不要嘲讽,挖苦,呵斥,首先要保留孩子的自尊,然后说教才会变的更加有力。比如孩子偷偷藏起摔坏的玩具,妈妈不要当场揭穿,可以通过暗示的办法让孩子自己承认。孩子只要保证自己说实话以后不会受到惩罚,他们其实也不愿意撒谎的。
3、让孩子承担后果
耍小聪明把玩具弄坏了,就要承担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玩具的后果;耍小聪明贪吃了甜食,就要承担几天不能吃甜食的后果;让孩子承担相应的后果,下一次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他们就会考虑好再做反应。
父母要做好引导耍小聪明的孩子
◆ 钻空子型
洋洋主要由妈妈带着,爸爸工作比较忙。可是最近妈妈要去出差,不得不让爸爸单独在家带洋洋。洋洋很喜欢吃冰激凌,这天洋洋吃完了一个冰激凌,还想吃,就告诉爸爸:“妈妈在家的时候,都让我吃两个。”晚上爸爸让洋洋早点刷牙睡觉,洋洋又有理由了:“妈妈在家的时候,都让我看完两集《喜羊羊和灰太狼》再睡觉。”于是,洋洋又喜滋滋地看电视了。9点了,妈妈打电话来问洋洋睡着了吗?爸爸说洋洋在看电视,妈妈很惊讶,洋洋平时8点就睡觉了。
案例分析: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察言观色,钻爸爸或妈妈的“空子”。如果爸爸妈妈不仔细分析,往往会中了孩子的计。案例中,如果洋洋的爸爸能够坚持自己的立场,让孩子按时睡觉,孩子就会知道任何理由都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了,也就不会再耍小聪明了。由于家长本身对孩子溺爱、娇惯,对孩子的错误包庇、袒护,往往会强化孩子的这种“小聪明”,对这种类型的小聪明,家长需要反思夫妻之间教育态度是否一致,是否对孩子过于溺爱、放纵,从而给孩子可乘之机,让孩子钻了空子。
◆逃避惩罚型
爸爸最近给强强买了一个能发声和发光的玩具飞机,强强很喜欢,恨不得上幼儿园都带着去,平时家里来了小朋友都不舍得拿出来让小伙伴看看。可是,最近两天,强强有点闷闷不乐,也不拿玩具飞机玩了。妈妈问:“强强你的玩具飞机呢?怎么不玩了呢?”强强说:“送给邻居家的小弟弟了。”过了几天,妈妈在收拾房间时,在沙发下发现了玩坏的玩具飞机。妈妈很生气,孩子不但把刚买的玩具飞机弄坏了,而且还撒谎。
案例分析:虽然三四岁的孩子已经懂得了不少道理,但偶尔还会犯错。孩子因害怕自己的错误行为被成人惩罚往往会耍一下“小聪明”,以此掩饰自己的错误行为并逃避惩罚。面对孩子的这种“小聪明”,大人不必马上揭穿、急于纠正,而应当鼓励孩子的正确行为,如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喜欢诚实的孩子,虽然爸爸妈妈不希望他做错事,但爸爸妈妈更不希望他撒谎。然后,给孩子承认错误的机会:理解孩子犯错误的动机,包容孩子的错误结果,给予孩子改正的机会,鼓励孩子主动承认错误并改正。
◆偷懒型
妈妈看到明明把玩具撒了一地,让明明在吃饭之前把玩具收拾好,并告诉明明:“不收拾好玩具,中午就不许吃饭。”过了一会,妈妈看到明明屋子里很干净,散落一地的玩具不见了,书包、衣服都不见了。妈妈走过来偷偷一看,原来明明根本没收拾,而是把所有的玩具和衣服之类的都塞到柜子里了,玩具杂七杂八地堆在柜子里。
案例分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经常会耍一些这种类型的小聪明,如偷偷少练两遍琴,故意把字写的大大的,认为这样就可以少写点,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瞒过父母,获得一时的轻松。当孩子出现这种小聪明时,父母不要给予孩子批评或指责,而是诚恳地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不但不聪明而且会害了自己。父母也可以通过一些故事告诉孩子做人要诚实,要脚踏实地,不能投机取巧,也可以给孩子示范正确的方法(比如怎么样收拾等)。总之,父母要坚持自己的立场,这样孩子就没有理由推托自己该做的事。
◆满足需求型
婷婷这几天总说她在幼儿园里睡觉是表现最好的,老师每天都夸她。这是怎么回事?妈妈觉得女儿在幼儿园向来不喜欢睡午觉,最近怎么一下子变化这么大呢?这天,妈妈去幼儿园接婷婷回家。老师告诉婷婷的妈妈,说婷婷平时的表现还不错,就是中午睡觉的时候不好,老是和旁边的小朋友讲话,影响其他小朋友睡觉。
案例分析:有时孩子会把希望得到的东西当成已经得到的,这是由于孩子的心理活动和思维发展尚不完善,因而产生了“幻想型的小聪明”。案例中,婷婷想用“午睡好”来证明自己各个方面都表现得好,说明婷婷很想做一个好孩子,其出发点是正确的。如果家长单纯因为孩子说了谎而责备孩子,会让孩子误认为自己的愿望也是错误的,从而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用善意的方法引导孩子善意的愿望,才能有积极的效果。
父母要做好引导耍小聪明的孩子
一、小聪明不是大智慧
知道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为自己的错误开脱,确实是聪明的表现。这样的孩子往往能在短时间内判断一件事情的后果,然后做出反常的应对措施,来减少对自己的不利。就像偷偷把自己弄坏的玩具藏起来,把自己不爱吃的东西倒掉,可不是一般的小孩子能立刻想到的。
但是小孩子的是非善恶观还没有形成,做事情也不能把握好程度,他们在耍小聪明的时候,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避免麻烦,并不会顾忌自己做的是否正确。如果父母不能及时引导,孩子就会养成错误的习惯,长大后很容易在这样的小聪明上栽跟头。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上都成就不了大智慧,注定碌碌无为。
二、耍小聪明会危害孩子一生,父母要做好引导
1、不要炫耀
生活中经常能听到有的妈妈在亲戚,朋友面前炫耀自己家孩子耍小聪明的行为:“你们都不知道,今天我家的小鬼、、、、、、”言语和动作间充满了宠溺和自豪,目的是想要别人知道自己家孩子有多聪明,多机灵。这其实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会助长孩子的不良风气,让孩子误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对的,是优秀的。
2、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
面对孩子的小聪明,妈妈不要嘲讽,挖苦,呵斥,首先要保留孩子的自尊,然后说教才会变的更加有力。比如孩子偷偷藏起摔坏的玩具,妈妈不要当场揭穿,可以通过暗示的办法让孩子自己承认。孩子只要保证自己说实话以后不会受到惩罚,他们其实也不愿意撒谎的。
3、让孩子承担后果
耍小聪明把玩具弄坏了,就要承担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玩具的后果;耍小聪明贪吃了甜食,就要承担几天不能吃甜食的后果;让孩子承担相应的后果,下一次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他们就会考虑好再做反应。
本文关键词:孩子总耍小聪明,爱耍小聪明的孩子应该怎么教育,发现孩子耍小聪明怎么办,要让孩子聪明,喜欢偷懒耍小聪明的孩子如何教育。这就是关于《父母要做好引导耍小聪明的孩子,怎样教育爱耍小聪明的孩子(才能引导成大智慧)》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