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语之中,措便是湖的意思,而西藏境内的玛旁雍措,羊卓雍措和纳木错便是西藏最著名的三大圣湖。其中玛旁雍措意为永恒不败的碧玉湖,纳木错意为天湖,羊卓雍措则被人称作珊瑚般的湖泊。也正是有着三大湖的存在,所以每年都会有无数人想要去西藏欣赏宛如天堂般的美景。
可近几年随着前往西藏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也都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几乎伸手就能捞到,其数量已经到达了人们难以想象的地步,可为何还是无人捕捞,无人敢吃呢?有着如此丰富的渔业资源而不加以利用,藏区人民岂不是在暴殄天物?
羊卓雍措的发展
想要了解弄清楚这件事情,我们就要不得不从羊卓雍措的发展开始说起。羊卓雍措位于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面积675平方千米,海拔高度为4441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而羊卓雍措湖里的鱼类资源,在最开始被人类发现并利用的时候,并没有现如今这么多。
时间回到19世纪七十年代,藏区人民开始利用最传统的捕鱼方法捕食羊卓雍措湖中的原生淡水鱼。只不过在那个时候,由于人类捕鱼技术以及人口基数的限制,所以并没有对羊卓雍措中的鱼类造成多大的影响。可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人口基数的增加以及捕鱼技术的发展,羊卓雍措的鱼群繁衍很快就陷入了巨大危机。
在那个年代,人们对可持续性发展的认知并不深刻,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藏民们心中所想便是如何能够捕捉到更多的鱼。无论是自己吃还是拿去售卖,都对自己的家庭生活有一定的帮助。在这样的前提下,羊卓雍措的鱼自然就成为了牺牲品。
然而到了2005年,不少藏民越发清晰地感觉到,捕鱼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曾经一次捕捞能够获得的数量,现如今至少需要数次捕捞。不仅如此,捕捞上来的鱼的质量也大大降低,很多鱼的重量甚至还不到原来的一半。人们开始意识到,如果继续肆无忌惮地捕捞下去,那么羊卓雍措的鱼必定会被人类捕捞干净。
根据数据显示,当年羊卓雍措湖中鱼群种类已经从原来的11种变成了7种,至少有4种鱼类在羊卓雍措中彻底消失。当地政府也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禁止人们继续捕杀鱼类,希望羊卓雍措中的鱼类能够慢慢地恢复过来。
与此同时,藏民们为了忏悔,还特意自发组织了一个放生节,从各个地方购买不同种类的鱼放生到羊卓雍措之中,以便羊卓雍措能够尽早恢复。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正是因为主动放生以及禁渔令的出现,反而让羊卓雍措湖中的鱼开始不可控制的增长,数量一度多达八亿公斤。
尤其是渔民们放生的鱼,绝大多数在进入羊卓雍措湖之后,都没有天敌的威胁。当它们适应了环境气温以及水质以后,生物入侵现象便开始一轮接一轮的爆发。一些藏民们对此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反而认为这是羊卓雍措恢复生机的好消息。
为何无人敢吃?
很多人可能会比较疑惑,羊卓雍措中的鱼虽然多,但我们又怎么会知道具体重量多达8亿公斤呢?事实上,用我们高中时期在生物课上学习过的标志重捕法就能很快推算出来。
从某一个局部区域内捞取一两百只鱼做好标记,等到适当的时候再次打捞看一下占比就能知道最终的答案。如果觉得过于片面的话,还可以选择多个区域,最终选取一个平均值。
那么既然数量已经如此巨大,为何人们却不敢再吃这里的鱼了呢?其实这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信仰
首先是藏区人民的信仰,在藏区人民心中,羊卓雍措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圣湖。除了它绝美的自然风光以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说它能够帮助人们寻找到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
当达赖圆寂之后,西藏佛教的领导班子就会开始寻找达赖的转世。首先是大活佛打卦,巫师降神等十分复杂繁琐的习俗确定转世灵童的具体方位,然后再由佛教众僧侣虔诚地坐在羊卓雍措旁诵经祷告,并向湖中投入哈达,宝瓶等等进行确认。如果方位一致,那么僧侣们就会开始沿着方位去寻找新生婴儿。
也正因如此,羊卓雍措在藏民心中就成了转世灵童的必经之路,而湖中的鱼类也都会因此具有灵性,所以他们不再捕食羊卓雍措湖中的鱼类,一直保持很深的敬畏。
水葬
除了信仰之外,传统习俗也是藏区人民停止捕食羊卓雍措湖中鱼类的重要原因。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西藏境内的天葬,火葬以及水葬等等,这些葬礼都是藏区独特的传统风俗,其中的水葬便是将逝去之人放入湖水之中。
只不过和人们想象的不同,水葬并不是简单地将逝去之人放在木舟上让他漫无目的地飘荡,而是要在岸边进行肢解以后,再由他的亲人送到湖水之中沉底。对于外人而言,这样的葬礼或许太过残忍;可对于曾经的传统习俗来讲,其实只是诸多习俗中的一种,和其他任何地区的任何习俗都没有什么差别。
认知意识不一样,外人自然也不好多说什么。不过在亲人们沉底成为鱼儿们的食物之后,人们就不会选择进食这里的鱼类了。在他们看来,捕食这里的鱼类,其实就是对逝者的不尊重,内心有所顾忌,自然就会停止捕捞。
更好的选择
当然,除去信仰和传统因素影响之外,其实更好的选择也是让他们主动放弃捕食羊卓雍措鱼的重要原因。现如今藏区的牛、羊已经完全能够支持藏民们的日常生活能量所需,自然不用再去捕食湖中的鱼类。
要知道因为生活在高原地区,藏民们对热量的需求是远远超过了低海拔地区。在藏区牛羊畜牧没有发展起来之前,羊卓雍措里的鱼虽然是那个时候是最好的选择,但同时也是最无奈的选择。
不仅如此,在一部分藏民心中,对于杀生这件事情其实是看得很重的。在同样的情况下,杀一头牛或者一头羊就能解决的问题,自然不会去杀100条鱼。更何况牛羊是自己养的,杀生以后的心理负担比较低,鱼却是生活在羊卓雍措之中的,并不是自己的所有物,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藏民们的捕鱼想法。
可能很多人都比较好奇,人们现在虽然没有捕鱼了,可之前不是也经常在羊卓雍措湖之中捕鱼?难道在那个时候,信仰,习俗是不存在的吗?事实上,这主要是不同时代的不同约束力所导致的。在信仰方面,当年人们为了生存迫不得已捕食羊卓雍措中的鱼,而藏传佛教的影响力也没有现在这么大,所以大家都并没有放在心上。
在习俗方面,人们在大肆捕鱼的年代,其实都有意避开了水葬。类似天葬,树葬等则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主流。这既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现实迫于无奈的选择。而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牛羊等动物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所以人们便不再进食湖水中的鱼了。
解决方案
很多人会想,既然羊卓雍措当地的藏民们因为各种原因不吃这里的鱼,那是否可以捕捞上岸,卖到其他地方去呢?答案是不能。相关禁渔条例中就有规定,羊卓雍措中的鱼类不可以私自打捞售卖到其他地区。
很多人对于这项规定不太理解,毕竟8亿公斤的鱼已经给羊卓雍措湖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如果再不处理这些压力,那么未来生态系统很有可能彻底崩溃。
其实这主要是由于羊卓雍措的水质所导致的情况。科学家们研究发现,羊卓雍措湖中的矿物质含量特别高,可营养物质却特别少,所以绝大多数鱼类吸收的矿物质含量也会比其他水域中的鱼类高出不少。
不仅如此,这些鱼类为了适应羊卓雍措湖的水质以及自然环境,早已将矿物质和自身融合在一起,一旦人类进食这样的鱼,必然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官方才会禁止对外出售羊卓雍措中的鱼。
那么对于羊卓雍措中的鱼应该怎样处理才好呢?人们既不能吃,也不能打捞,似乎就只能任由这里的鱼继续增长了。事实上,这件事情的解决方案并不困难,只要对症下药就好了。人们曾经将羊卓雍措的鱼捕捞到几近灭绝的地步是错误的做法,但过度的保护也同样是错误的。
面对在羊卓雍措湖中日益增长的鱼类,我们只要将它们的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好。要知道羊卓雍措的鱼虽然含有矿物质,我们人类不能进食,但这并不代表动物同样不能进食。
美国人曾经在无法解决生物入侵问题的时候,曾经提出过畜牧饲料的想法,其大意就是将无法控制的生物经过工业制作转变为饲料。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思路,有序地将鱼群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只要将合理地运用这个方法,问题自然也就容易解决了。
不仅如此,只要相关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那么对羊卓雍措附近的经济提升也会起到一定程度的帮助。在现如今羊卓雍措周边城区的经济组成之中,旅游业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如果再有饲料产业的帮助,那么经济增长必然会更加明显,人们生活也会更加富裕。
结语
事实上,羊卓雍措湖里的鱼也给了我们另一层面的启示:自然界永远都是平衡的,无论是过度捕捞还是过度保护,都会将这种平衡打破。只有将事物的发展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才可以称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性发展。
除此以外,生物变量这件事也应该引起人们重视,藏民们不懂什么叫生物入侵,最终导致羊卓雍措出现8亿公斤的鱼群。而未来在另一个区域之中,如果人们犯下同样的错误,后果或许将会比羊卓雍措更加严重。